光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房产家居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教育科研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1-11-03 16:21:39
核心要点:
上周医疗服务II 上涨1.35%,为唯一录的正收益子板块上周医药生物报收10931.26 点,下跌1.52%,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19 位,涨幅靠后;医疗服务II 报收13515.17 点,上涨1.35%;中药II报收70.6.02,下跌3.62%;化学制药报收11177.51 点,下跌1.30%;生物制品Ⅱ报收12554.32 点,下跌3.44%;医药商业Ⅱ报收5783.39 点,下跌5.21%;医疗器械Ⅱ报收9129.23 点,下跌0.78%;从涨跌特点上来看,医药商业、中药板块跌幅居前,医疗服务表现较好,为上周仅有的录得正收益的子版块。
从医疗服务板块公司的表现来看,表现居前的公司有:金域医学(+17.49%)、博济医药(12.57%)、*ST 百花(+9.80%)、阳光诺和(+7.84%)、迪安诊断(+6.06%);表现靠后的公司有:药石科技(-20.96%)、义翘神州(-18.36%)、诺泰生物(-14.59%)、光正眼科(-4.50%)、润达医疗(-4.34%)。从涨跌特点上来看,受三季报业绩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影响,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相关公司金域医学、迪安诊断表现较好;受业绩不及预期影响药石科技、义翘神州跌幅较大。
医疗服务PE(ttm)环比上升1.34,PB(lf)环比上升0.01上周医疗服务板块PE为84.48,近一年PE最大值为189.16,最小值为74.94;当前PB 为10.05,近一年PB 最大值为14.47,最小值为9.06。医疗服务板块PE 环比上升1.34,PB 环比上升0.01,医疗服务板块PE、PB 较前期低点已有所反弹,但仍处于近一年底部水平。医疗服务板块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483.05%。虽然静态来看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仍较高,但考虑到专科医院及CXO 产业相关公司业绩增速较高,行业发展趋势较好且政策免疫,目前估值已较为合理。
重要资讯
(1)《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(征求意见稿)》发布,互联网诊疗迈入强监管
10 月26 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布《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(征求意见稿)》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征求意见时效为1 个月。意见稿从医疗机构监管、人员监管、业务监管、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,对现阶段的互联网诊疗提出了全新要求,旨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诊疗,促进互联网诊疗服务健康发展,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。
《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(征求意见稿)》细则要点:1)加强资质及过程监管:开展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当主动接受监管,并对医务人员从诊疗资质、诊疗活动等方面进行监管及建立考核机制。明确在患者开展诊疗活动时,判断为首诊或不适宜进行互联网诊疗时,接诊医生应当终止互联网医疗,并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。2)是否符合复诊权交给医生:
患者应提供真实身份证明及基本信息,就诊时应提供明确的诊断病历资料,由接诊医生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。意见稿中把是否符合复诊权交给医生,预计判断标准或较宽松。3)加强药品处方管理:意见稿明确,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《处方管理办法》等处方管理规定,加强药品管理,禁止统方、补方等问题发生。意见稿对互联网医院医生开具处方进行了重点阐述,规范互联网诊疗处方行为,有助于保障患者线上购药安全,防止出现药品回扣行为,有利于推进医改破除“以药养医”
陋习。
影响:药品线上销售高速增长,强监管互联网医疗有望向纵深规范发展。
自2020 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,患者到医院的就诊频次减少,线下药店购买药品受阻,众多患者的消费模式发生了转变,转为线上购买,并且随着线上处方药监管逐步放开,处方药在线上购买的频次也在提升。据米内网数据,2020 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增至1593 亿元,同比增长59%,成为继医院、实体药店、基层医疗机构之后的第四大医药销售终端,南方所预计,2021 年第四终端的规模将超2200 亿元,同比增长将超过40%。
预计,随着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、医保支付等新规的落地,互联网医疗将向纵深发展,诊疗服务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,互联网诊疗生态将继续扩容。
我们认为,互联网诊疗强监管来临,行业中不规范的线上问诊等行为将有望得到出清,而符合监管,具有完备线上诊疗体系的头部公司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,建议关注头部互联网医疗相关公司。
医疗服务三季报披露完毕,CXO 景气依旧
医药板块上市公司2021 年三季报已披露完毕,超过六成企业的业绩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双涨,相较2021 年H1 该比例有所下降,主要是由于部分公司去年三季度基数较高致使增速放缓。医药生物板块2021Q1-Q3 营收增长14.96%,归属净利增长21.11%。去年前三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,不少企业的营收出现下滑,但由于疫情致使费用减少,利润端表现较好(2020 年Q1-Q3 医药板块整体营收增长仅为2.09%,归母净利增长21.89%),目前医药板块公司已逐步恢复正常经营。各细分板块中医疗服务板块营收及利润增长表现较为亮眼,其中2021 前三季度营收增长37.35%,归属净利增长59.57%;单Q3 来看由于去年第三季度基数较高,今年Q3 营收及净利增长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,其中营收增长17.86%,归母净利增长20.93%。
投资建议
医疗服务板块三季披露完毕,医疗服务板块民营医院相关公司由于去年Q3处于疫情恢复阶段造成高基数,使得相关公司今年业绩增长承压,但其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;CXO 相关公司业绩表现亮眼,有望带动板块整体活跃度提升。长期看在医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,医疗服务板块成长性较好且具有政策免疫属性。我们维持医疗服务板块“增持”评级,建议关注医疗服务眼科、口腔科,创新药产业链CRO、CDMO 等相关公司。
风险提示
(1)政策变动不确定性;(2)创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;(3)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。
(文章来源:湘财证券)
文章来源:湘财证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