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房产家居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教育科研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5-30 20:37:00
乾隆帝(1711年9月25日-1799年2月7日),爱新觉罗氏,名弘历。
乾隆其性情喜欢高调铺张,晚年又逐渐变得奢侈,穷兵黩武,纵容贪污,任用奸佞,狂妄自大,大肆敛财,加上其在位期间励行锁国,大规模减少和打压与西方来往的情况,并大兴文字狱,扼杀创新,六下江南,八旗生计问题和堕落末能得到完全解决,致清朝开始中衰,官场日益腐败,民变四起,国库日益空虚,此时西方已进行工业革命,而中国亦在此时逐渐落后西方,事实上在其逝世40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,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,由此可见,乾隆帝对清代的中衰丶落后丶封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同时,乾隆为了打击朋党以及加强对人民主要是汉人的思想控制,大兴文字狱,并借此焚书箝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[8]。郭成康指出,乾隆查办禁书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部分汉人中的反满思想;然而,乾隆当时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情况已经逐渐缓和、并且在汉族臣民已承认清朝对全国统治的情况下,乾隆将民族矛盾和斗争的严重性夸大,在有关文字狱和禁书的决定中作错误估计,并且表现得过度敏感此外,在乾隆时期的文字狱,大肆迫害汉族维护满清统治。
乾隆五十七年,乾隆亲自撰写成《十全武功记》,自诩“十全老人”。命人以满、汉、蒙、藏四种文字刻碑,昭示其武功。“十全武功”指“平准噶尔为二,定回部为一,扫金川为二,靖台湾为一,降缅甸、安南各一,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,合为十”。综观十全武功各役,当中有力战保卫清朝疆土完整者;但亦有消耗钜大而收获极微欠实际军事价值之举。主流史观认为十全武功之说已名过其实,夸大乾隆帝武功者较多。
志大才疏,据统计,乾隆共写诗四万余首,几乎与唐代诗人写作的总量等同。乾隆八十八岁寿终正寝,假设他从十岁开始写诗一直到去世,这期间近30000天,若是笔耕不辍,每天也要“凑数”写一首半才能写完,乾隆写诗的水平可见一般。
据统计,清代禁书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次数上都远胜于明代,也远超于中国古代以往的任何朝代。其中,违碍书籍的数量是明代的约29.2倍,科举时文是明代的约27.2倍,剧本小说是明代的10.2倍,妖书是明代的约8倍,禁书总数为明代的约12.6倍。明代的统治时间为278年,清朝自天聪年间开始禁书,到道光年间,共224年,比明代还要少50多年,而其禁书的数量却比明代多了不止十倍。虽然这只是一个概数,但却能很直观地反映出明清两朝在禁书数量上的巨大差距,尤其到乾隆中后期,文字狱达到高峰,而且非常严酷。乾隆年间共发生文字狱案件一百多起,大大超过前朝。知名案件有胡中藻诗案、蔡显案、字贯案、尹嘉铨案、沈德潜反诗案。学者任松如在《四库全书答问》序说:“删改之横,制作之滥,挑剔之刻,播弄之毒,诱惑之巧,搜索之严,焚毁之繁多,为所欲为。诛戮之惨酷,铲毁凿仆之殆遍,摧残文献,皆振古所绝无。虽其工程之大,著录之富,足与长城运河方驾,迄不能偿其罪也。”
1928年,乾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后,军阀孙殿英看准了乾隆帝陵墓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贵财宝,藉演习之名,率其部下盗掘乾隆帝及慈禧太后之陵墓。士兵为得棺内珠宝,将乾隆梓棺劈开并大肆搜掠,乾隆帝后遗骸四散在地,情况奇惨;及后溥仪派人前往收拾,亦只能找回部分遗骸,勉强砌回主体,并将帝后遗骸合葬一棺,重新行葬。乾隆死后死一百多年依然避免不了被掘坟弃尸的报应。
乾隆时期进一步收紧闭关锁国,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,以维护清王朝统治,使中华民族的文学、思想、科技、生产力全面落后于西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