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 22座废弃矿山治理披绿装

2022-06-14 21:16:00

海外微信充值

  初夏时节,松滋刘家场镇天生桥矿山绿意盎然。“以前这里是一个矿点,后来关停荒废了。现在不仅覆土填平、植树种草,还修了登山阶梯、六角凉亭,偶尔来这边登高望远、亲近自然,让人心旷神怡。”天生桥煤矿的生态修复,正是松滋松宜矿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缩影。

  松滋矿产资源丰富,是湖北第二大产煤基地。上世纪60年代以来,松宜矿区陆续建成9对矿井,各类矿山及相关企业在此发展,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,企业数量已达350余家,形成了典型的“煤产业”“矿经济”。

  然而,大规模掠夺式开采,带来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问题。岩体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,地貌景观、含水层、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,历史上地灾隐患点一度达到262处。

  有鉴于此,松滋按照整体保护、系统修复、综合治理的原则,高标准推进矿山恢复治理工作,采用“危岩清除+坡面整理+挡土墙+排水沟+通道+河道治理+生态绿化+监测和养护工程”等措施,治理地灾、覆土复绿。同时,强化矿山开采全过程管理,最大限度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,持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。

  目前,松滋市已完成22座废弃矿山综合治理,修复废弃渣堆、采坑165.5公顷,修复废弃工矿场地54公顷,采矿塌陷区治理62公顷。

  在松宜矿区生态修复区内,一座座废弃矿山重新披上绿装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 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· 荆州日报记者刘思楫特约记者肖永军

(文章来源:三峡日报)

文章来源:三峡日报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光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房产家居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教育科研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光年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